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

倖存者的孤寂──《暗殺》和小人物的創傷

◎本文同時刊載於2014年2月23日荷事生非網站(連結)

《暗殺》電影版中,安東(右)歷經多年得知真相後的惆悵
遇到戰亂,禍福已難預料;而倖存下來,究竟是幸與不幸?荷蘭文學經典作品《暗殺》(De Aanslag),就描述了這一矛盾的情結。這本書由具猶太背景的名作家哈利‧穆里施(Harry Mulisch, 1927-2010)出版於1982年,是二戰結束三十多年後的跨時代反省,更探索了倖存者的人生意義。有趣的是,台灣文學中也有著類似的討論。

關於這本《暗殺》,我在上個月已做過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評論(連結),如果有看過的朋友應該對這本書不陌生。這邊提供大家另一個賞析的角度,並簡單處理了台灣文學中類似的現象,希望能夠激發一點想像的共鳴。
 

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文學中的愛情──淺談荷蘭情詩

◎本文同時於2014年2月13日刊於荷事生非網頁(連結)

圖片來源:Jerry Kuo

西洋情人節就要到了,看著許多情人恩愛的身影,也令人嚮往著愛情的各種姿態。這裡淺談幾首膾炙人口的荷蘭情詩,筆者仔細品讀後選出幾首並自行加以翻譯,也順便一窺文學中的荷蘭人是怎麼談戀愛的。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 的《難民》(De asielzoeker)

《難民》第20刷封面 (2010年)
著作等身的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,寫過許多涉及異國文化衝突的荷文小說。這本2003年由Nijgh & Van Ditmar出版的《難民》(De asielzoeker)也是其中之一。本書獲得2004年AKO文學獎(AKO Literatuurprijs)首獎,也開啟他異國元素寫作的的大門。

乍看之下,本書書名既然是《難民》,應該和荷蘭境內安置難民問題有些相關。而當年身為新銳作家的赫潤貝格,可能也會採取一個有別於傳統作家──如赫拉德‧瑞夫(Gerard Reve)、哈利‧穆里施(Harry Mulisch)等人的輕快寫法。不過赫潤貝格仍採取了相對沉穩的筆調,而且隨著故事的發展,讓讀者感到漸漸增厚的心理陰霾,更讓讀者在闔上書頁時,細細思忖「愛」的意義。

主角貝克(Christian Beck)是一個住在德國哥廷根的譯者。他的工作主要是翻譯電器產品說明書。他有一個女友,他一向暱稱她為「小鳥」,心裡則稱她為「老婆」,但實際上兩人並沒有結婚。和荷蘭許多氛圍沉重的當代小說一樣,故事的第一句,就是「小鳥生病了」。自然地,兩人的生活也出現了改變──幾乎讓他的家成了「愛情公社」。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荷蘭新詩周與桂冠詩人


 
素有文學傳統的國家,通常都會強調新詩的重要性,並設有詩人最高榮譽的「桂冠詩人」頭銜。英國和美國是最有名的例子:英國的第一位桂冠詩人是1616年的班‧江生(Ben Jonson),也就是說桂冠詩人的傳統在英國已有400年以上的歷史。美國自1937起也有國家的桂冠詩人,同時每個州也有自己的詩人。當然,荷蘭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