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

失智老人在異鄉:貝恩勒夫(J. Bernlef)的《恍惚》(Hersenschimmen)

2010再版的《恍惚》
 1984年首次出版的《恍惚》(Hersenschimmen)是荷蘭國寶作家貝恩勒夫(J. Bernlef)廣為人知的另一本著作,共被譯為16國語言,光荷蘭就賣出一百多萬本。2006 年,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簡體中文版,書名即為《恍惚》,亦可直譯為「腦中幻像」。在荷蘭史上最受歡迎前十名小說中,《恍惚》名列第四,其經典程度可見一斑。

2010年本書再版,並在序言裡加上了這些年來貝恩勒夫自己的意見,本篇下面的文字部分取材於該篇自序。

本書開頭便引用了英國詩人菲利浦‧拉金(Philip Larkin,1922-1985)寫於1972年的詩作The Building其中一段:

A touching dream to which we all are lulled
But wake from separately.

我們可以將這段引用理解為,「讀這部小說就像進入一個讓人沉醉的夢,醒來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」。這段翻譯亦取自簡體中文譯本。

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

《特爾莎》(Tirza) 和伊斯蘭恐懼症

 《特爾莎》美國版封面
一個什麼都有的編輯,為什麼會遭逢眾叛親離的命運,然後獨自走向那米比亞的沙漠中自尋毀滅?尤根‧霍梅斯特(Jörgen Hofmeester)就是這樣一個編輯。他有著漂亮的太太、一對可人的女兒──伊比(Ibi)和特爾莎(Tirza),而且相當富有,住在阿姆斯特丹高級住宅區。為什麼這樣一個「成功人士」,到最後是幾乎分文不剩?

在這一切錯縱複雜的事件中,九一一事件可說暴風的中心,而伊斯蘭恐懼症則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《特爾莎》是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的另一本傑作,寫於2006年(Nijgh & Van Ditmar出版),在九一一事件五年後,再度掀起眾人對這場「恐怖」事件的關注,然而這本書探討的主要是人們心理層面的影響,也就是伊斯蘭恐懼症。

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

未完的戰役:荷蘭文學中的二戰

 由Contact出版的《安妮的日記》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距今已近70年。這漫長的70年裡,二戰一直是許多荷蘭作家心中不朽的主題。這個主題的書寫除了創傷回顧、心境處理並發人深省以外,對文學的發展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脫離大敘述、走向小敘述,同時給了許多作家創作的泉源。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,悲劇有一種淨化人心、洗滌塵埃的作用,二戰在荷蘭文學中也幾無例外地被當成悲劇的客體來處理。

整體而言,五十年代是荷蘭二戰文學的開端;但在後人歸類的二戰文學中,《安妮的日記》(Het dagboek van Anne Frank)似乎才是真正的濫觴。原籍德國、具猶太血統的十五歲女孩安妮,幾乎可說是最知名的二戰受難者之一,她躲藏在阿姆斯特丹時用荷蘭文寫下的日記,至今仍是世界最知名的日記體裁作品,而且已被翻超過70種語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