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
迄今已在台灣翻譯出版的荷文作家作品

《同學會的缺席者》,究竟出版
(2018. 2. 23 更新)

許多人對荷蘭感到好奇之餘,也不免想瞭解荷蘭文學在台灣是否有管道閱讀。事實上,荷蘭文學作品在中國已有許多名家的著作獲得翻譯,但台灣荷蘭作家則並非如此廣為人知。但過去十多年來也是有荷蘭文學作品(原著為荷蘭文)在台出版,這裡就列出我所知道的書籍。

下面列出的清單都是文學作品與童書/繪本,不含非文學、科普或學術作品。

1992、1996年:《安妮的日記》(Het achterhuis)。分別由志文和智庫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無。海外獲獎紀錄: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。

進入21世紀後,開始有較多的荷蘭文學書籍被翻成繁體中文在台出版。

2002年:《狒狒王》(De bavianenkoning),安東‧昆塔納(Anton Quintana)著。原著1982年出版,在台灣由青少年書籍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印行。在荷獲獎紀錄:1983年童書金尖筆獎(De Gouden Griffel,*註1)大獎。

2003年:
《永遠不死─荷蘭經典動物哲學童話》(Bijna iedereen kon omvallen),敦‧德勒根 (Toon Tellegen,又譯瞳‧泰雷翰、特勒亨)著,晨星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1994年童書金尖筆獎大獎。

*註2

2007年;
《松鼠的生日宴會》(De verjaardag van de eekhoorn),敦‧德勒根著,大田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無。

2008年:
《陪你到最後》(Komt een vrouw bij de dokter,連結),瑞‧科倫(Ray Kluun)著,商周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6年荷蘭國鐵文學獎大獎。

2009年三月:
《妳離開以後》(De weduwnaar),瑞‧科倫著,商周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7年荷蘭國鐵文學獎提名。

2009年六月:
《起司》(Kaas),威廉‧艾斯霍特(Willem Elsschot)著,寶瓶文化出版。在荷獲獎記錄:無。*註3

2010年:
《同學會的缺席者》(De reünie) ,希蒙娜‧范德芙勒(Simone van der Vlugt,又譯范德魯格)著,究竟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5年荷蘭國鐵文學獎入圍。

2012年:
《命運晚餐》(Het diner,連結),荷曼‧科赫 (Herman Koch)著,皇冠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9年荷蘭國鐵文學獎大獎。

2014年五月:
《我不敢說,我怕被罵》(Een buik vol geheimen),皮姆‧凡赫斯特(Pimm van Hest)著,大穎文化出版。

2014年八月:
《遇上一隻狗》(De wandelaar),亞德里安‧凡迪斯(Adriaan van Dis)著,新雨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7年荷蘭國鐵文學獎提名。

2014年十月:
《謝謝你陪伴我那麼久》(Sjuleke),皮姆‧凡赫斯特(Pimm van Hest)著,大穎文化出版。

2016年七月:
《那一年的夏日池畔》(Zomerhuis met zwembad,即「有游泳池的夏日小屋」),皇冠出版。在荷蘭國內銷售量突破40萬冊,賣出22國版權。在荷獲獎紀錄:2011年荷蘭國鐵文學獎入圍。

2016年九月:
《愛,無所不在》(Overal en ergens),皮姆‧凡赫斯特(Pimm van Hest)著,字畝文化出版。

2017年四月:
《83 ¼歲皺紋小朋友最瘋的一年》(Pogingen iets van het leven te maken),亨利‧戈恩(Hendrik Groen)著,天下文化出版。售出三十多國版權。在荷獲獎紀錄:2016年荷蘭國鐵文學獎。

2017年九月:
《青蛙等不及》(Kikker is ongeduldig),馬克斯‧維爾修思(Max Velthuijs)著,青林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Kikker系列在荷蘭獲獎無數,如金、銀鉛筆獎,金、銀尖筆獎。

《青蛙好生氣》(Kikker is boos),馬克斯‧維爾修思(Max Velthuijs)著,青林出版。

2018年二月:
《請你告訴我情緒是什麼?》(Ik voel me... een boek vol emoties),皮姆‧凡赫斯特(Pimm van Hest)著,大穎文化出版。

2018年三月:
《我的學校》(Het schoolreisje), 堤吉比‧費爾德肯卜(Tjibbe Veldkamp)著,東方出版社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原著於2000年12月出版,並獲得該月Kiddo兒童閱讀獎選書。(註:本人為本書審譯。)

*註1:
尖筆即銳利的新筆,以前小學老師為獎勵表現好(如獲得滿分十分)的學生,會贈送尖筆一支,此即荷文說法een tien met een griffel由來。

*註2:
2004年大田出版了敦‧德勒根的另一本書《松鼠寫給螞蟻的信》 (Lettres de l'écureuil à la fourmi),但查無荷文出版之相對應標題,可能是專為法文讀者所寫之版本。

*註3:
原著早於1933年即已出版。

而比利時佛拉芒作家的荷文作品近年在台翻譯出版的則有:

2012年:
《睡吧!一個長期失眠的女子 一個戀母情結的男子 一段屬於夜晚的故事》(Slaap!),安麗斯‧維爾貝克(Annelies Verbeke)著,漢湘文化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無。*註4
《天使製造者》,天培出版

2014年:
《天使製造者》(Engelenmaker,中國時報簡介連結),史蒂芬‧布瑞斯(Stefan Brijs)著,天培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2006年金夜鴞獎(Gouden Uil)大獎、2006年AKO文學獎與Libris文學獎入圍。

2015年九月:
《如果沒有人喜歡我,我也要喜歡自己》(Jonnie),希多‧凡荷納賀頓(Guido van Genechten)著,大穎文化出版。

2017年十月:
《難過時,學會安慰自己》(Mevrouw Justien, een verhaal over troost),伊莎貝爾‧德西格(Isabelle Desegher)著,大穎文化出版。

2017年十一月:
《我一直都在你身邊》(Ik was er altijd al),希絲卡‧葛曼(Siska Goeminne)著,薪展文化事業出版。

*註4:
原著於2008年出版。

綜合上述,不難發現除性質較軟的童書外,其他作家作品不分名氣、銷量或文類,通通成了一書作家,甚為可惜。相較之下,其他歐陸大國如法國,法文作品在國內獲得大獎後引介至台灣翻譯出版的機會甚高,而且同一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機會不只一本被引薦,且能暢銷。

如近期長踞年度十大暢銷作家的吉爾‧勒賈蒂尼耶(Gilles Legardinier),在《明天我就不追了!》(Demain j'arrete!)大賣後兩年內,《明天我就不幹了!》(Complètement cramé!)跟著翻譯出版,增進大眾對作家文風的系統性了解,對出版社和譯者來說也都是好事一件。

此外,荷文文學在台灣常有「舊書新出」的現象,原著出版後五六年、甚至已在荷蘭得獎多年後才被譯介至台灣已屬常態,數十年前的經典作品(如《起司》)亦有之,反而鮮少看到原著爆紅後兩年內就出版的現象,連因《陪你到最後》而大紅的瑞‧科倫,其續集《妳離開以後》也做不到,其評論雜文集"Kluun"、"Kluun 2"甚至未能在台問世。

荷蘭文學作品接下來值得注意的作家並有翻譯價值者,我個人認為有下列幾本:

1. 《喬伊快艇》(Joe Speedboot,連結),2005年出版,2005年AKO文學獎入圍、2006年荷蘭國鐵文學獎與Libris文學獎入圍,2006與2007年度荷蘭作家暢銷小說前十名。

2.《托尼奧》(Tonio,連結),2011年出版,獲2012年荷蘭國鐵文學獎與Libris文學獎雙料冠軍,至2013年初已售出近18萬冊,並已推出簡體中文版。

3. 《特爾莎》(Tirza,連結),2006年出版,獲2007年Libris文學獎大獎、2007年金夜鴞獎大獎,入圍2007荷蘭國鐵文學獎與AKO文學獎,並位居2006與20077年暢銷小說前十名。

前文列出的已在台出版荷文著作清單,在接下來幾年內可望再加長一些。如果能夠讓引介的作品和當地讀者與社會產生連結和互動,那麼有系統地選擇作家和書籍推廣是勢在必行的,對長期筆耕的作家來說也是最好的回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