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荷蘭國鐵文學獎2014得主揭曉:Kieft

Kieft書影
今(2014)年荷蘭國鐵文學獎(NS Publiekprijs)的得主已於十一月十九號在電視節目 De Wereld Draait Door 中揭曉,得主令人意外地又是運動訪談記錄Kieft,獲得將近30%的觀眾支持。Kieft 的類型特殊,是一本運動員採訪傳記,主角為荷蘭足球員Wim Kieft。去年的得主已經是運動傳記,是足球主播 Rene van der Gijp,作者也是今年獲獎的體育記者 Michel van Egmond,更平添一絲不尋常的氣氛。

荷蘭國鐵文學獎全名荷蘭國鐵大眾文學獎,顧名思義,就是由讀者自由投票選出的獎。今年的投票時間是十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十九日,讀者還可以自行提名書籍(限荷蘭文出版書籍)。獲獎作家除可獲七千五百歐元獎金外,還能獲贈荷蘭藝術家Jeroen Hanneman的雕塑作品一件,獲選書籍還能得到「年度選書」的封號。

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

荷蘭全國童書週(Kinderboekenweek)

荷蘭一年有許多圖書相關活動,如獲得最多迴響的圖書週、文類特別的新詩週、驚悚小說月等等,而這當中最晚登場的童書週(Kinderboekenweek)終於在昨(10/1)天揭幕。許多童書作家、青少年圖書作家和插畫家都會在全荷蘭各地書店出席演講活動,和親子觀眾分享童書寫作的經驗。

今年圖書週活動官網的橫幅,「你會看很多年的書!」改編自荷蘭語生日歌「你會活很久!」(Lang zal je leven)

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
迄今已在台灣翻譯出版的荷文作家作品

《同學會的缺席者》,究竟出版
(2018. 2. 23 更新)

許多人對荷蘭感到好奇之餘,也不免想瞭解荷蘭文學在台灣是否有管道閱讀。事實上,荷蘭文學作品在中國已有許多名家的著作獲得翻譯,但台灣荷蘭作家則並非如此廣為人知。但過去十多年來也是有荷蘭文學作品(原著為荷蘭文)在台出版,這裡就列出我所知道的書籍。

下面列出的清單都是文學作品與童書/繪本,不含非文學、科普或學術作品。

1992、1996年:《安妮的日記》(Het achterhuis)。分別由志文和智庫出版。在荷獲獎紀錄:無。海外獲獎紀錄: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。

進入21世紀後,開始有較多的荷蘭文學書籍被翻成繁體中文在台出版。

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
旅遊文學:刺激還是放鬆?

范德芙勒為其新書所攝的照片
「我會帶著我的讀者旅行。」荷蘭女作家西蒙娜‧范德芙勒(Simone van der Vlugt)如是說。雖然作家和讀者真正見面的機會著實有限,但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旅遊主題和對荷蘭作家的重要性。當荷蘭人踏上度假旅途時,通常也會帶上一兩本小說,當作旅遊時獨處時光的良伴,旅遊相關的文學作品自然也就時常推陳出新。

「六月──驚悚小說月」(Juni: Maand van het Spannende Boek)活動也就應運而生為七月的度假潮先行揭開序幕。這個活動自1989年開辦由荷蘭圖書宣傳總會(CPNB)主辦。如同圖書週,驚悚小說月的活動代表作家也會在前一年選出,並給作家一年時間寫出明年活動發送的禮物書。活動辦法和圖書週一樣,在書店消費滿12.5歐元即可獲得禮物書一本。

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

[活動]鹿特丹國際詩歌節


作為國際大都會,鹿特丹除了炫爛的城市風貌,還有人文薈萃的國際詩歌節。今年第45屆的的鹿特丹國際詩歌節(Poetry International Rotterdam)甫於上周(6/14)落幕,今年的活動旗幟和網站上,標榜著中文名字的詩人和經翻譯的活動招牌詩句,相當引人注意。

1970年起,鹿特丹開始了國際詩歌節的主辦工作,至今已經超過四十年,與柏林國際詩歌節並列歐洲大型的詩歌活動。主辦的目的不外推廣新詩的創作和翻譯,並增加荷蘭詩人和世界詩壇的交流機會。評審和顧問皆由世界和荷蘭知名詩人組成,活動舉辦至今,已廣邀世界逾百國詩人。

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

[童書]羅本(Arjen Robben)的歐冠決賽與續集

羅本在貝登中學與學生暢談第二集童書
三百位住在荷蘭荷羅寧恩(Groningen)省貝登(Bedum)、隸屬多所國中二年級的學生,自2013年底起開始了童書寫作計畫。聽起來相當趣味、甚至像是家庭作業,但這一切當然不是空穴來風,而是跟著荷蘭足球明星阿揚‧羅本(Arjen Robben)最近一年獲得的成功而來。

羅本是頗受歡迎的荷蘭足球明星,出身荷羅寧恩省的小城貝登,現居荷蘭瓦森那(Wassenar)和德國慕尼黑兩地,育有三名子女。他的足球之路就從家鄉荷羅寧恩開始,並為當地的荷甲球隊FC Groningen效力過,發跡後開始轉戰世界各大知名俱樂部,包括荷甲PSV、英超豪門切爾西(Chelsea)、西甲豪門皇馬(Real Madrid)和德甲拜仁慕尼黑(Bayern München)。

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

友情幻滅和身體殘疾:威靈哈的《喬伊快艇》(Joe Speedboot)

《喬伊快艇》初版書影
《喬伊快艇》可謂湯米‧威靈哈的成名作,2005年1月De Bezige Bij出版,是威靈哈的第三本小說,當年甫推出七個月即追印七刷,用一炮而紅形容並不太誇張。這本書最特別之處在於,作家用一名身障學生當主角。主角並沒有遭到旁人的霸凌,卻必須在環境若有似無的同情與忽略中爭取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
這本書同時也是威靈哈根據小學同學Rutger Boots的經驗所寫的故事。威靈哈在一次專訪裡曾說,這名同學在十幾歲時被車給撞了,幾年後復學卻已經半身不遂,他對Rutger Boots的學生生涯如何進行感到好奇,於是尋訪他。後來威靈哈發現,Rutger在學校要小便的話都有一個同學幫他,但上大號他卻總是在家裡,因為「除了媽媽以外沒有人受得了站在自己後面幫忙擦屁股」。

主角是五個中學生喬伊(Joe Speedboot)、法蘭斯(Frans)、克里斯多夫(Christof)、安久(Engel)和PJ。法蘭斯即是身障學生,而喬伊則是一名轉學生,時有驚人之舉。兩人甫見面就一拍即合,並和其他三名學生成為死黨。不過,這個看似和樂的小團體卻很快地出現變化。

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

失智老人在異鄉:貝恩勒夫(J. Bernlef)的《恍惚》(Hersenschimmen)

2010再版的《恍惚》
 1984年首次出版的《恍惚》(Hersenschimmen)是荷蘭國寶作家貝恩勒夫(J. Bernlef)廣為人知的另一本著作,共被譯為16國語言,光荷蘭就賣出一百多萬本。2006 年,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簡體中文版,書名即為《恍惚》,亦可直譯為「腦中幻像」。在荷蘭史上最受歡迎前十名小說中,《恍惚》名列第四,其經典程度可見一斑。

2010年本書再版,並在序言裡加上了這些年來貝恩勒夫自己的意見,本篇下面的文字部分取材於該篇自序。

本書開頭便引用了英國詩人菲利浦‧拉金(Philip Larkin,1922-1985)寫於1972年的詩作The Building其中一段:

A touching dream to which we all are lulled
But wake from separately.

我們可以將這段引用理解為,「讀這部小說就像進入一個讓人沉醉的夢,醒來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」。這段翻譯亦取自簡體中文譯本。

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

《特爾莎》(Tirza) 和伊斯蘭恐懼症

 《特爾莎》美國版封面
一個什麼都有的編輯,為什麼會遭逢眾叛親離的命運,然後獨自走向那米比亞的沙漠中自尋毀滅?尤根‧霍梅斯特(Jörgen Hofmeester)就是這樣一個編輯。他有著漂亮的太太、一對可人的女兒──伊比(Ibi)和特爾莎(Tirza),而且相當富有,住在阿姆斯特丹高級住宅區。為什麼這樣一個「成功人士」,到最後是幾乎分文不剩?

在這一切錯縱複雜的事件中,九一一事件可說暴風的中心,而伊斯蘭恐懼症則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《特爾莎》是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的另一本傑作,寫於2006年(Nijgh & Van Ditmar出版),在九一一事件五年後,再度掀起眾人對這場「恐怖」事件的關注,然而這本書探討的主要是人們心理層面的影響,也就是伊斯蘭恐懼症。

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

未完的戰役:荷蘭文學中的二戰

 由Contact出版的《安妮的日記》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距今已近70年。這漫長的70年裡,二戰一直是許多荷蘭作家心中不朽的主題。這個主題的書寫除了創傷回顧、心境處理並發人深省以外,對文學的發展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脫離大敘述、走向小敘述,同時給了許多作家創作的泉源。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,悲劇有一種淨化人心、洗滌塵埃的作用,二戰在荷蘭文學中也幾無例外地被當成悲劇的客體來處理。

整體而言,五十年代是荷蘭二戰文學的開端;但在後人歸類的二戰文學中,《安妮的日記》(Het dagboek van Anne Frank)似乎才是真正的濫觴。原籍德國、具猶太血統的十五歲女孩安妮,幾乎可說是最知名的二戰受難者之一,她躲藏在阿姆斯特丹時用荷蘭文寫下的日記,至今仍是世界最知名的日記體裁作品,而且已被翻超過70種語言。

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

[書評] 過個荷蘭地球日

《荷蘭,小國大幸福》書影。圖片來源:郭書瑄(連結)
近年來,借鏡外國反思台灣的素材從來沒少過。最新竄紅的是荷蘭,許多作品都引導我們「重新認識」這個前殖民國。當中有一本取材特別的書,不只帶我們領略人文背景,更涵蓋了與天合作、知足常樂的全新命題,那就是《荷蘭,小國大幸福》(新自然主義出版)

有別於一般的環境書籍,本書從觀察他國的日常食衣住行出發,並由四大方向:綠生活、綠創意、綠建築和綠城市切入,全面縱覽荷蘭綠色主張。小至隨處可見的腳踏車、船屋,大至永續城鎮、觀光村落甚至是國家政策,還有與現下台灣的比較,在在引導我們看見荷蘭、看見台灣。在即將到來的「世界地球日」(4/22),這本書除引領我們探索荷蘭環保普及的奧祕,更引人深思「荷蘭能,台灣能不能」。

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萬中選一,是我猶太?湯米‧威靈哈(Tommy Wieringa) 的《他們就是》(Dit zijn de namen)

《他們就是》封面
談到最近荷蘭最紅的小說家,你一定會看到湯米‧威靈哈(Tommy Wieringa)這個名字。自從去年獲選為今年度的圖書週作家,他的名字和作品不斷出現在荷蘭媒體上。伴隨他一起亮相的,除了上月圖書周(站內連結)的作品《年輕貌美的女子》(Een mooie jonge vrouw)外,當然是他的得意傑作《他們就是》(Dit zijn de namen),2012年10月由De Bezige Bij出版,出版14個月已經出了17刷。

《他們就是》的書名出於舊約聖經《出埃及記》第一句:「以色列的眾子,各帶家眷,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。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。」(出埃及記 1:1)。由於荷蘭文版聖經的出埃及記開頭為'Dit zijn de namen van de zonen van Israël die samen met hem', 故翻譯書名時為了清楚,選擇暫譯為「他們就是」。

威靈哈擅長描寫異國文化與帶來的衝擊,在《他們就是》這本書裡不例外。而且,他在這本書裡處理了猶太教與種族認知。不過他捨棄了七八十年代作家慣用的歷史縱深角度,而用一個沒有指名時空地點的寫法,讓讀者耳目一新。而貫串這本書的,當然是參考出埃及記中的故事情節並間接引用聖經故事,使內容更為奇詭。
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遍地開花的驚喜:萊登詩牆


慈的《衣》(A Coat)
說到萊登(Leiden)這個城市,許多人會想到荷蘭最悠久的萊登大學(Universiteit Leiden)、畫家林布蘭(Rembrandt van Rijn)的出生地,還有無所不在的大小運河。但是,萊登還有一個令人難忘的特色,那就是隨處可見、猶如遍地開花的詩牆(muurgedichten)

Muurgedichten這個詞,顧名思義,就是牆上有詩,理應翻作詩牆;但如同莊周與蝴蝶──究竟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,見仁見智;因此,是牆詩還是詩牆,也隨你所好了。

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

黃金屋與顏如玉:荷蘭圖書週

荷蘭購書網bol.com上的圖書週活動橫幅
「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」,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,但越來越少人真的敢跳出來說自己有這個體驗。而書,在這個時代等同於黃昏產業嗎?答案見仁見智,但古人說的黃金屋和顏如玉,卻也在時代的潮流中漸漸被帶往其他領域去了。儘管如此,今日的荷蘭還是為書留下了一個特別且意義非凡的節慶。

不管是黃金屋還是顏如玉,今年,荷蘭圖書週讓你兩個願望一次滿足啦!

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

倖存者的孤寂──《暗殺》和小人物的創傷

◎本文同時刊載於2014年2月23日荷事生非網站(連結)

《暗殺》電影版中,安東(右)歷經多年得知真相後的惆悵
遇到戰亂,禍福已難預料;而倖存下來,究竟是幸與不幸?荷蘭文學經典作品《暗殺》(De Aanslag),就描述了這一矛盾的情結。這本書由具猶太背景的名作家哈利‧穆里施(Harry Mulisch, 1927-2010)出版於1982年,是二戰結束三十多年後的跨時代反省,更探索了倖存者的人生意義。有趣的是,台灣文學中也有著類似的討論。

關於這本《暗殺》,我在上個月已做過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評論(連結),如果有看過的朋友應該對這本書不陌生。這邊提供大家另一個賞析的角度,並簡單處理了台灣文學中類似的現象,希望能夠激發一點想像的共鳴。
 

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文學中的愛情──淺談荷蘭情詩

◎本文同時於2014年2月13日刊於荷事生非網頁(連結)

圖片來源:Jerry Kuo

西洋情人節就要到了,看著許多情人恩愛的身影,也令人嚮往著愛情的各種姿態。這裡淺談幾首膾炙人口的荷蘭情詩,筆者仔細品讀後選出幾首並自行加以翻譯,也順便一窺文學中的荷蘭人是怎麼談戀愛的。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 的《難民》(De asielzoeker)

《難民》第20刷封面 (2010年)
著作等身的亞農‧赫潤貝格(Arnon Grunberg),寫過許多涉及異國文化衝突的荷文小說。這本2003年由Nijgh & Van Ditmar出版的《難民》(De asielzoeker)也是其中之一。本書獲得2004年AKO文學獎(AKO Literatuurprijs)首獎,也開啟他異國元素寫作的的大門。

乍看之下,本書書名既然是《難民》,應該和荷蘭境內安置難民問題有些相關。而當年身為新銳作家的赫潤貝格,可能也會採取一個有別於傳統作家──如赫拉德‧瑞夫(Gerard Reve)、哈利‧穆里施(Harry Mulisch)等人的輕快寫法。不過赫潤貝格仍採取了相對沉穩的筆調,而且隨著故事的發展,讓讀者感到漸漸增厚的心理陰霾,更讓讀者在闔上書頁時,細細思忖「愛」的意義。

主角貝克(Christian Beck)是一個住在德國哥廷根的譯者。他的工作主要是翻譯電器產品說明書。他有一個女友,他一向暱稱她為「小鳥」,心裡則稱她為「老婆」,但實際上兩人並沒有結婚。和荷蘭許多氛圍沉重的當代小說一樣,故事的第一句,就是「小鳥生病了」。自然地,兩人的生活也出現了改變──幾乎讓他的家成了「愛情公社」。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荷蘭新詩周與桂冠詩人


 
素有文學傳統的國家,通常都會強調新詩的重要性,並設有詩人最高榮譽的「桂冠詩人」頭銜。英國和美國是最有名的例子:英國的第一位桂冠詩人是1616年的班‧江生(Ben Jonson),也就是說桂冠詩人的傳統在英國已有400年以上的歷史。美國自1937起也有國家的桂冠詩人,同時每個州也有自己的詩人。當然,荷蘭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。

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

荷蘭傳統書店的困境

荷蘭連鎖書店Polare (攝影;Sisi Chan)
◎本文同時於2014年1月24日刊於荷事生非網頁(連結)

日前荷蘭大型連鎖書店Polare上周一度傳出即將「無書可賣」,雖然本周一危機暫解,但這場虛驚再度引起熱烈的討論:荷蘭傳統書店是不是快要滅亡了?

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

培特‧布瓦達 (Peter Buwalda) 的《波尼塔大道》(Bonita Avenue)

《波尼塔大道》封面
荷蘭當代小說的題材,不乏錯綜複雜的親子關係和衝突矛盾。至今仍熱銷的《命運晚餐》(Het diner)、荷蘭國鐵文學獎作品《晴空萬里》(Heldere hemel)都是這樣的例子。如果要集這些元素於大成,又要灰暗驚悚、讀完以後欲罷不能,培特‧布瓦達的《波尼塔大道》絕對是首選之一。作者布瓦達(Peter Buwalda, 19-)和許多作家一樣,都是記者出身,經過幾年的採訪與編輯歷練,於2010年寫出這本一炮而紅的成名作。這本書獲得2011年學院文學獎(Academica Literatuurprijs)首獎、2011 Libris文學獎提名和2011荷蘭國鐵文學獎提名。

令人驚豔的是,布瓦達有別於許多年輕作家的青澀,這本《波尼塔大道》採用多角度和錯亂的時空排序,作家一口氣寫出535頁,並藉此大膽發揮才情,也顯示出他掌握全局的精熟能力。書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人:再婚的爸爸、繼女和繼女的前男友,但單是這樣的角色設定就已相當啟人疑竇。

再婚的爸爸希姆‧西荷瑞尤(Siem Sigerius)是湍特大學校長,也是知名數學家,和數讀的發明有一點點關係,還差點成為奧運柔道國手,後來甚至出任荷蘭教育部長。擁有這樣資歷顯赫的他,讀者開始展讀不久卻已讀到他已身亡的結局。這樣一位享譽杏壇的知名人士,又是怎麼死的?繼女尤妮(Joni Sigerius)容貌姣好,小時和雙胞胎姐姐與爸爸一起移居美國,長大後賺進大筆財富,前途看似光明,但是什麼樣的謀財手法,讓她引爆了和爸爸之間的尷尬導火線?尤妮的前男友阿朗(Aaron Bever)則深受精神疾患所困,被甩後獨居布魯塞爾郊區;看似貧弱的他,又是如何在故事中見證一切興衰?

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

[報導] 科倫(Ray Kluun)與希帕德(Ronald Giphart)論寫作

希帕德(Ronald Giphart)
對許多荷蘭讀者來說,瑞‧科倫(Ray Kluun)和羅納‧希帕德(Ronald Giphart)都是相當知名的暢銷作家。這兩位作家先前在一個寫作講座中,雙雙分享了自己對寫作的看法。之前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科倫,現在先花一些時間來看看希帕德。

相較於科倫,希帕德成名甚早。1992年他出版了成名作《我也愛你》("Ik ook van jou"),躋身暢銷作家。1996年更上層樓,寫就了《費蓮娜說抱歉》("Phileine zegt sorry"),2003年的作品《舞宴》("Gala")則被選為該年度的荷蘭圖書周選書。他最近一本較為知名的作品則是美食小說《慰藉》("Troost")。

上個月,荷蘭素人寫作比賽《你的故事》(Jouw verhaal) 中,請到了科倫和希帕德兩人來擔任活動中大師講座的講者,並對參與者發表對寫作的看法與分享心得。《你的故事》寫作比賽是給新人寫手一個和出版社簽約出書的機會,參賽者可以投稿故事,經由四位評審投票選出優秀作品。

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

[荷蘭文學經典] 哈利‧穆里施 (Harry Mulisch) 的《暗殺》(De Aanslag)

《暗殺》荷文原著封面
哈利‧穆里施(Harry Mulisch, 1927-2010)是二戰後荷蘭的知名作家,生於荷蘭東北的哈連(Haarlem)市。由於具猶太身份的家庭背景,他的作品充滿種族矛盾和戰爭的元素。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,他就出版了第一本故事集,到2004年發表最後一篇作品為止,超過50年的創作生涯寫就了30部小說和無數篇文學作品。同時,穆里施也和Gerard Reve與赫曼斯(Willem Hermans)並稱戰後荷蘭文學三巨頭。

穆里施除了被鹿特丹商業報(NRC Handelsblad)讀者選為「荷蘭文學史上最佳作品」的《發現天堂》(De ontdekking van de hemel, 1992)和他另一本二戰時期小說《希赫福里德》(Siegfried, 2001)外,最有名的作品是《暗殺》(De Aanslag),1982年由阿姆斯特丹出版社De Bezige Bij出版後,隨即聲名大噪,1986年被翻拍成同名電影,並有英文片名 "The Assault",該片獲得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與金球獎。在他去世後的2011年,還被中學生選為最受歡迎的荷蘭作家作品第二名。